时下,几乎所有的制衣厂生产的衬衫、背心,其商标都放在后颈部,而这些商标采用的多是容易使人皮肤瘙痒的质料,皮肤痒痒,便忍不住要抓,有时越抓越痒,以致把颈部皮肤抓红抓破。因为笔者先前有了多次这样的经历,所以后来只要买了内衣,第一件事就是拆去这“咬人 ”的商标,但又有几次拆坏了衣服,真是让人伤透脑筋。
其实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遇到类似上述这种因“小事”而烦人的商品还有很多:笔者前不久患了一次感冒,医生给开了一瓶中成药。谁知拧开瓶盖后发现瓶子口内还用软木塞密封着,取出剪刀,先在边上划了一圈,希望能将木塞夹出,不料夹的时候将木塞捅到瓶里。这时变换多个角度试着是否能将药片倒出来,半天也没倒出一粒来;和几位朋友在饭店小聚,一瓶防伪包装很好的白酒瓶打不开,自称开瓶老手的朋友又是用手抠,又是用牙咬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还是无济无事。万般无奈,干脆用医生敲针剂的办法敲它算了,此法倒灵,着力下去,瓶是开了,不过不是预想的部位,而是开到了瓶子中间,酒也流了一地,这位朋友的手背也被划出了血。真不知道这种包装是防伪还是防喝……
现实生活中,这样的缺憾真是不少。笔者不由得慨叹,生产厂家为什么就不能改良一下,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更方便一些呢?是一些厂家无心改造,还是无法改造?恐怕还是无心的多。然而,笔者认为,这小小的缺憾,却事关市场得失,这里面充满了商机。对生产厂家而言,也就意味着市场利润,乃至生存。若生产厂家肯做有心人,处处以人为本,多从方便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、设计和生产,事事多为消费者着想,产品质量好,服务又周到,又何愁产品销售不旺呢?但愿我们的生产厂家能够从这里获得一点有益的启示。 |